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史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非書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一書共收錄論文十六篇,內容既涉及傳統史學——如思想觀念史、史學及詮釋學史 、科舉制度史、宗族史等,亦包括中國歷史及文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實踐分析及前瞻論述;冀連結傳統與現代的教研範式,全面呈現二十一世紀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的前沿成果。十六篇論文無一僅視歷史為已過去的材料,無一不是追尋中國歷史文化之於方今莘莘學子、教師、讀者或研究者的意義——換言之,既重視歷史現象,亦重視人如何發現並詮釋(想像)歷史,如何傳承歷史。或者數十年前錢鍾書所提出「史蘊詩心」、「詩具史筆」這兩個見於中國史學及文學書寫的現象,到了今天,仍提醒着我們:何以歷史和文學能夠感人。
目錄
史學前沿
人物與歷史:墳場:香港的另類古蹟 1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丁新豹
清代至二十世紀前半期有關「重諧花燭」之記載 13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劉詠聰
清代科舉與清代樸學──光緒六年庚辰(1880)會試王懿榮第三場策問試第一題的例子 32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卜永堅
課程探究
中國歷史抑或中華文明史?──論青少年歷史教育的宗旨、功用和愛國主義的關係 45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 魏楚雄
對外漢語課程文化及歷史教學實施的現況、挑戰及展望 5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林善敏 啟新書院 麥俊文
教育理念應用在校園:在「田中」實踐了田家炳先生教育思想 81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區志堅
在中小學課程教授《周易》的難點與突破 96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羅燕玲
香港高等音樂教育發展史:21 世紀的挑戰與機遇 114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 文愛娟
教學與教材
香港中華文化教育的展望 127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施仲謀
4-Re 歷史學習方法:建構中史的歷史想像 138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姜鍾赫
盧梭式的歷史教育:以動畫劇本張騫的編寫為例 158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許國惠
史論文教學的「說服力」問題──兼論香港高中蘇洵〈六國論〉教材 172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馮志弘
中國歷史科品德情意教學:以歷史人物為中心 189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蔡逸寧
史實.詮釋與想像
談陶淵明和王維的「隱逸」與詩歌 209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李蓁 東莞市第一中學 李成宗
媒體視域中的長城抗戰─以《北洋畫報》為中心 222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侯杰、李厚超、楊雲舟
建國以來孔子形象的轉變研究──以《孔老二罪惡的一生》及電影《孔子》為例 23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陳曙光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一書共收錄論文十六篇,內容既涉及傳統史學——如思想觀念史、史學及詮釋學史 、科舉制度史、宗族史等,亦包括中國歷史及文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實踐分析及前瞻論述;冀連結傳統與現代的教研範式,全面呈現二十一世紀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研究的前沿成果。十六篇論文無一僅視歷史為已過去的材料,無一不是追尋中國歷史文化之於方今莘莘學子、教師、讀者或研究者的意義——換言之,既重視歷史現象,亦重視人如何發現並詮釋(想像)歷史,如何傳承歷史。或者數十年前錢鍾書所提出「史蘊詩心」、「詩具史筆」這兩個見於中國史學及文學書寫的現象,到了今天,仍提醒着我們:何以歷史和文學能夠感人。
目錄
史學前沿
人物與歷史:墳場:香港的另類古蹟 1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丁新豹
清代至二十世紀前半期有關「重諧花燭」之記載 13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劉詠聰
清代科舉與清代樸學──光緒六年庚辰(1880)會試王懿榮第三場策問試第一題的例子 32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卜永堅
課程探究
中國歷史抑或中華文明史?──論青少年歷史教育的宗旨、功用和愛國主義的關係 45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 魏楚雄
對外漢語課程文化及歷史教學實施的現況、挑戰及展望 5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林善敏 啟新書院 麥俊文
教育理念應用在校園:在「田中」實踐了田家炳先生教育思想 81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區志堅
在中小學課程教授《周易》的難點與突破 96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羅燕玲
香港高等音樂教育發展史:21 世紀的挑戰與機遇 114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 文愛娟
教學與教材
香港中華文化教育的展望 127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施仲謀
4-Re 歷史學習方法:建構中史的歷史想像 138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姜鍾赫
盧梭式的歷史教育:以動畫劇本張騫的編寫為例 158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許國惠
史論文教學的「說服力」問題──兼論香港高中蘇洵〈六國論〉教材 172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馮志弘
中國歷史科品德情意教學:以歷史人物為中心 189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蔡逸寧
史實.詮釋與想像
談陶淵明和王維的「隱逸」與詩歌 209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李蓁 東莞市第一中學 李成宗
媒體視域中的長城抗戰─以《北洋畫報》為中心 222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侯杰、李厚超、楊雲舟
建國以來孔子形象的轉變研究──以《孔老二罪惡的一生》及電影《孔子》為例 23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陳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