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史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非書
陌上草青:一個歷史學者的自述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1-05-31
分類 傳記
定價 HK$158.00
ISBN 9789888758647
頁數 538
本書爲一位從內地移民香港的歷史學者所做的回憶錄。作者與新中國同齡,見證了共和國成長的歷史,經歷過大跃進、大饑荒,更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過程。「文革」中高中畢業,是「老三屆」,其後上山下鄉,遇到招工的機會成了一名煤礦工人。恢復高校招生後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從事民國檔案和民國史的編輯與研究工作。後辭職隻身一人來到香港,從事學術工作。其將自己所了解的家庭作一介紹,接著就根據個人的經歷寫下來,加以補充潤色,每章的內容數量盡可能維持平衡。
目錄
自序
一 家世淵源
潮陽鄭氏 祖父與父輩 黃氏家族 母親的兄長與弟妹
二 父親和母親
第一個大學生 投筆從戎 參加抗日 赴美實習 書香世家 成都結緣
三 回內地參加建設
北歸 從北京到哈爾濱 成了肅反對象 調到南京 文革「文革」中的生活
四 小學與中學
兒時的回憶 中學生活 拾金不昧 風雨欲來 懷念先步
五 文革「文革」開始了
停課鬧革命 接受檢閱 繼續串聯 奪權與武鬥 我成了逍遙派
六 上山下鄉
接受再教育 落戶楊橋 憶苦思甜 農村的生活 結婚現場會 招工之前
七 「一打三反」
運動又開始了 「一號通令」之後 禍從天降 同伴的被捕與判刑
八 煤礦工人
王莊煤礦 倉庫保管員 宣傳隊和籃球隊 1975-1976年的形勢 初戀 終於擠上了「末班車」
九 南大學子
歷史系新生 師恩難忘 外出實習 升本‧入黨 陪讀 學術研究的起步 畢業分配
十 民國史研究的重鎮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成家與立業 第三梯隊 幾段回憶
十一 走進學術研究的大門
從「險學」到「顯學」 獨立研究 發表論文 參加學術會議
十二 重返香港
到香港探親 在香港辦的幾件事 親友與師長的意見 香港的新移民 研究計劃與論文大綱
十三 分別與團聚
收集資料 師長指導 家人團聚 求職與答辯
十四 從零開始
中國文化研究所 新的工作 一件往事 與香港學人的交往 重返學術領域
十五 繼續學習
師長的鼓勵 邊工作邊學習 收集資料的過程 關懷與指教 論文的答辯與出版
十六 饒公與我
導夫先路,學藝雙攜 初識饒公 學術推手 陪同饒公的幾次出行 為饒公作口述史 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 與饒公的最後兩次見面
十七 研究與教學
幾次會議的回顧 學術中介 參與《中國近代史》的翻譯 接受採訪 在胡佛的日子 教學相長
十八 開拓新領域
貿易委員會研究 官僚資本與「官辦商行」 抗戰中後期以來的腐敗 《華北經濟資料》的發現與出版
十九 董浩雲研究
突如其來的任務 編注編註董浩雲日記 與董建華先生的幾次見面 《日記》的出版及後續活動 撰寫船王董浩雲傳記
二十 退休後的生活
退而未休 出版論著 外出訪學 名譽職務 開源研究機構 觀光與遊歷
附:學術論著目錄
後記
鄭會欣,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歷史系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教授(兼任)。長期從事民國檔案和民國史研究,代表著作包括《改革與困擾──三十年代國民政府的嘗試》、《從投資公司到「官辦商行」──中國建設銀公司的創立及其經營活動》、《國民政府戰時統制經濟與貿易研究》、《檔案中的民國政要》、《讀檔閱史──民國政事與家族利益》等,編注《董浩雲日記》(三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陌上草青:一個歷史學者的自述
出版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1-05-31
分類 傳記
定價 HK$158.00
ISBN 9789888758647
頁數 538
本書爲一位從內地移民香港的歷史學者所做的回憶錄。作者與新中國同齡,見證了共和國成長的歷史,經歷過大跃進、大饑荒,更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過程。「文革」中高中畢業,是「老三屆」,其後上山下鄉,遇到招工的機會成了一名煤礦工人。恢復高校招生後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從事民國檔案和民國史的編輯與研究工作。後辭職隻身一人來到香港,從事學術工作。其將自己所了解的家庭作一介紹,接著就根據個人的經歷寫下來,加以補充潤色,每章的內容數量盡可能維持平衡。
目錄
自序
一 家世淵源
潮陽鄭氏 祖父與父輩 黃氏家族 母親的兄長與弟妹
二 父親和母親
第一個大學生 投筆從戎 參加抗日 赴美實習 書香世家 成都結緣
三 回內地參加建設
北歸 從北京到哈爾濱 成了肅反對象 調到南京 文革「文革」中的生活
四 小學與中學
兒時的回憶 中學生活 拾金不昧 風雨欲來 懷念先步
五 文革「文革」開始了
停課鬧革命 接受檢閱 繼續串聯 奪權與武鬥 我成了逍遙派
六 上山下鄉
接受再教育 落戶楊橋 憶苦思甜 農村的生活 結婚現場會 招工之前
七 「一打三反」
運動又開始了 「一號通令」之後 禍從天降 同伴的被捕與判刑
八 煤礦工人
王莊煤礦 倉庫保管員 宣傳隊和籃球隊 1975-1976年的形勢 初戀 終於擠上了「末班車」
九 南大學子
歷史系新生 師恩難忘 外出實習 升本‧入黨 陪讀 學術研究的起步 畢業分配
十 民國史研究的重鎮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成家與立業 第三梯隊 幾段回憶
十一 走進學術研究的大門
從「險學」到「顯學」 獨立研究 發表論文 參加學術會議
十二 重返香港
到香港探親 在香港辦的幾件事 親友與師長的意見 香港的新移民 研究計劃與論文大綱
十三 分別與團聚
收集資料 師長指導 家人團聚 求職與答辯
十四 從零開始
中國文化研究所 新的工作 一件往事 與香港學人的交往 重返學術領域
十五 繼續學習
師長的鼓勵 邊工作邊學習 收集資料的過程 關懷與指教 論文的答辯與出版
十六 饒公與我
導夫先路,學藝雙攜 初識饒公 學術推手 陪同饒公的幾次出行 為饒公作口述史 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 與饒公的最後兩次見面
十七 研究與教學
幾次會議的回顧 學術中介 參與《中國近代史》的翻譯 接受採訪 在胡佛的日子 教學相長
十八 開拓新領域
貿易委員會研究 官僚資本與「官辦商行」 抗戰中後期以來的腐敗 《華北經濟資料》的發現與出版
十九 董浩雲研究
突如其來的任務 編注編註董浩雲日記 與董建華先生的幾次見面 《日記》的出版及後續活動 撰寫船王董浩雲傳記
二十 退休後的生活
退而未休 出版論著 外出訪學 名譽職務 開源研究機構 觀光與遊歷
附:學術論著目錄
後記
鄭會欣,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歷史系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教授(兼任)。長期從事民國檔案和民國史研究,代表著作包括《改革與困擾──三十年代國民政府的嘗試》、《從投資公司到「官辦商行」──中國建設銀公司的創立及其經營活動》、《國民政府戰時統制經濟與貿易研究》、《檔案中的民國政要》、《讀檔閱史──民國政事與家族利益》等,編注《董浩雲日記》(三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