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書
辭書及工具書
語言文字
文學
歷史
傳記
社會科學
哲學
學術期刊
宗教
金融與商務
教育
藝術及音樂
心理勵志
流行讀物
教參讀物
生活百科
兒童讀物
科學史
文娛體育
珍賞收藏
中醫學
漫畫
非書
本書是楊健先生在香港任職期間觀察社會、體悟生活、探究文化、追憶往昔的文章結集。全書由「香江情緣」、「獅山擷翠」、「維港觀瀾」、「北望憶思」四個部分構成,每篇文章均為作者所聞所見、所歷所感、所思所得,體現了他對「一國兩制」的探索思考,藴含着他對「東方之珠」的深情厚意。
作者感情深摯,文章筆墨生動,內容精彩紛呈。
l 「香江情緣」憶人物
《憶饒公》追憶饒宗頤教授的博古通今
《董先生的國家觀》敬佩董建華先生的堅毅深情
l 「獅山擷翠」探新知
《盆菜的品格》探究盆菜背後的歷史及文化品格
《保育與活化》推薦文物保護的最新理念
l 「維港觀瀾」評時事
《劃破長空的一槍》詳述2019年「修例風波」的驚心動魄
《關於一個「偽命題」的辯駁》有理有據地駁斥謬論
l 「北望憶思」寄深情
《我的電影夢》描繪那些年的追夢與圓夢
《母親,最值得珍惜的人》與《懷念我的父親》奔湧着人生最悔痛的思念
目錄
第一輯 香江情緣
010 憶饒公
018 我景慕的攝影家—懷念陳復禮先生
029 風範莊老
033 赤子之心—寫在曾憲梓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
041 董先生的國家觀
052 護國羹
062 夏夢追思會
072 一次難忘的送別—悼金庸
080 獨輪車旋風
087 文端之見
094 用生命詮釋藝術—懷念費明儀老師
102 阿姐
111 成龍開講
122 向海而鳴
130 與寬運法師對話
146 莫言聽故事
151 郭校長講故事
155 榮休晚宴
160 阿叻讓我大吃三驚
第二輯 獅山擷翠
166 盆菜的品格
170 淺水灣的晨曦
176 鳳園攝蝶記
184 香港食粥記
192 十號風球
198 「追星」九龍城
205 鮐背之壽
210 香港睇牙記
215 排隊在香港
219 香港觀賽馬
226 保育與活化
232 更生
237 發現電競
242 香港人的慈善觀
248 周家的「大同」夢
254 海泳老人
259 那湧動在維港之畔的女排潮
第三輯 維港觀瀾
268 也談香港的變與不變
276 「阿燦」與「港燦」
281 8 月5 日記事
285 警隊博物館裏的沉思
291 劃破長空的一槍
296 「港獨」歪理站不住腳
299 關於一個「偽命題」的辯駁
310 民調的「玩法」
314 必須維護憲法至上權威
319 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325 讓法官更像法官
328 打造大灣區文化高地之我見
333 信心從何而來
345 好風憑借力
349 國歌快閃
353 不畏浮雲遮望眼
359 「大門開,小門關」現象亟待解決
第四輯 北望憶思
366 我的電影夢
389 我與中八〇的六個「一」
394 我與《南方日報》的「第一次」
398 千里南昌一日還
403 母親,最值得珍惜的人
408 穿過夜色的思念—懷念我的父親
418 後 記
楊健,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原副主任。當過知青、地質隊員、傳媒人、公務員。曾出版新聞理論專著《新聞審美》等。
本書是楊健先生在香港任職期間觀察社會、體悟生活、探究文化、追憶往昔的文章結集。全書由「香江情緣」、「獅山擷翠」、「維港觀瀾」、「北望憶思」四個部分構成,每篇文章均為作者所聞所見、所歷所感、所思所得,體現了他對「一國兩制」的探索思考,藴含着他對「東方之珠」的深情厚意。
作者感情深摯,文章筆墨生動,內容精彩紛呈。
l 「香江情緣」憶人物
《憶饒公》追憶饒宗頤教授的博古通今
《董先生的國家觀》敬佩董建華先生的堅毅深情
l 「獅山擷翠」探新知
《盆菜的品格》探究盆菜背後的歷史及文化品格
《保育與活化》推薦文物保護的最新理念
l 「維港觀瀾」評時事
《劃破長空的一槍》詳述2019年「修例風波」的驚心動魄
《關於一個「偽命題」的辯駁》有理有據地駁斥謬論
l 「北望憶思」寄深情
《我的電影夢》描繪那些年的追夢與圓夢
《母親,最值得珍惜的人》與《懷念我的父親》奔湧着人生最悔痛的思念
目錄
第一輯 香江情緣
010 憶饒公
018 我景慕的攝影家—懷念陳復禮先生
029 風範莊老
033 赤子之心—寫在曾憲梓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
041 董先生的國家觀
052 護國羹
062 夏夢追思會
072 一次難忘的送別—悼金庸
080 獨輪車旋風
087 文端之見
094 用生命詮釋藝術—懷念費明儀老師
102 阿姐
111 成龍開講
122 向海而鳴
130 與寬運法師對話
146 莫言聽故事
151 郭校長講故事
155 榮休晚宴
160 阿叻讓我大吃三驚
第二輯 獅山擷翠
166 盆菜的品格
170 淺水灣的晨曦
176 鳳園攝蝶記
184 香港食粥記
192 十號風球
198 「追星」九龍城
205 鮐背之壽
210 香港睇牙記
215 排隊在香港
219 香港觀賽馬
226 保育與活化
232 更生
237 發現電競
242 香港人的慈善觀
248 周家的「大同」夢
254 海泳老人
259 那湧動在維港之畔的女排潮
第三輯 維港觀瀾
268 也談香港的變與不變
276 「阿燦」與「港燦」
281 8 月5 日記事
285 警隊博物館裏的沉思
291 劃破長空的一槍
296 「港獨」歪理站不住腳
299 關於一個「偽命題」的辯駁
310 民調的「玩法」
314 必須維護憲法至上權威
319 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325 讓法官更像法官
328 打造大灣區文化高地之我見
333 信心從何而來
345 好風憑借力
349 國歌快閃
353 不畏浮雲遮望眼
359 「大門開,小門關」現象亟待解決
第四輯 北望憶思
366 我的電影夢
389 我與中八〇的六個「一」
394 我與《南方日報》的「第一次」
398 千里南昌一日還
403 母親,最值得珍惜的人
408 穿過夜色的思念—懷念我的父親
418 後 記
楊健,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原副主任。當過知青、地質隊員、傳媒人、公務員。曾出版新聞理論專著《新聞審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