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6年間,馬鞍山的鐵礦場頗具規模,全盛期產量超過40萬噸,在東南亞首屈一指,山上聚居了過萬名來自五湖四海的礦工及家屬,對香港有着鮮為人知的經濟貢獻。
從本書重組了的礦山口述歷史故事中,看到礦工及家屬逆境求存、鄰里間之守望、知遇之恩,還有一生默默為弱勢社群付出的人。記憶背後都蘊含着「守護」、「珍惜」、「自由」、「人權」、「愛」與「付出」。
時移世易,馬鞍山礦場於1976年結業。信義會恩光堂遂與當時沙田青少年中心合作,並於1977年將校舍及部分建築物改為「恩青營」使用,直至1999年因嚴重山泥傾瀉,營地才停止運作。關閉十多年後,2015年初終於完成第一期的「活化恩青」計劃,隨即建立「鞍山探索館」開展社會創新的服務項目,切切實實地把礦山人的生命記憶和美善精神延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