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陰雲籠罩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因特殊的殖民政策而游離於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政治之外。放逐於政治意識形態邊緣的香港文學,不但生長出不同於中國現代文學敘事傳統的城市文學,更在此一失落與追尋中逐漸完成一套極富特色的文學/藝術敘述模式,而這套敘述模式的起點,正始於五六十年代風行一時的現代主義思潮與文學實踐。
本書從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入手,以社團整體訴求為經,以崑南、王無邪、葉維廉、李英豪、蔡炎培等藝術家前後的境遇、經歷及創作為緯,編織第一代本土作家以來,「現代主義」與香港文學建構的譜系。本書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資料,以史料實證觀點,揭示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這一當年香港最重要的文學團體,與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流變之關係,填補了香港現代主義研究之空白。
鄭蕾之作,優異之處不在於理論工具和學術語言的純熟操作,這是寫過博士論文都不難掌握的初等技藝。鄭蕾讓她的書寫「在地」,讓「筆墨」與「地方」同感懷、同省思,才值得珍視。這應是我城「抗拒遺忘」的浩大工程所亟亟需求的。
──陳國球教授(香港教育大學講座教授)
目錄
「文化香港」叢書總序 002
陳國球序
緒論 010
一、立足香港的現代主義運動
二、都市文化與藝術自主
三、由「言志」而「緣情」
第一章 期刊‧ 社團‧ 場域 022
一、夢開始的地方
二、他們的夢和他們的夢
三、未謀面的同路人:「創世紀」
第二章 批評‧ 評論‧ 思潮 060
一、批評的譜系
二、李英豪評論
第三章 文化‧ 想像‧ 實踐 102
一、「存在主義」的風氣
二、敘述「現代都市」
一、王無邪早期畫論與「抒情」
第四章 「抒情」的現代主義 160
一、王無邪的詩情畫意
二、崑南:浴火而舞,向死而飛
三、破鏡重圓的詩人:蔡炎培
附錄 234
一、《詩朵》目錄
二、《新思潮》目錄
三、李英豪文章篇目
四、存在主義報章目錄
五、1956-1989 年香港存在主義報刊文章數表
結語 228
參考文獻 282
後記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