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回望香港流行樂壇的光輝歲月
歷經四年,《香港流行音樂專輯101》終於來到第三部最終章了。可能有人會疑問,寫了四年?有那麼誇張嗎?當然,如果一日一篇,其實不足四個月就可完成了,正如這兩年出版社經理常半誘半騙的引導我前進一樣:「你之前已交了四篇,還有二十多篇,很快就可完成的啦!」如果人生是可以先完成一件事,然後再開始另一件,這是很對的;但生活由許多方塊整合而成,身邊許多朋友對於我的繁忙程度,其實只是一知半解。
這101張唱片名單,其實早在第一冊動筆前訂下來,一直沒有怎麼改動過。當初是不想太多計算,所以用第一個記憶感覺,草擬了名單,然後再篩選而成。好些經典唱片理應被列入介紹,但奈何篇幅所限!在樂壇百花齊放的八九十年代,每年要選十大金曲都不容易,更何況在二十五年內選101張唱片呢?101其實只是一個主題,讓我借題發揮講故事,談談我的想法而已啦。
用四年時間去完成一部書,實在很漫長,也很需要耐性,尤其對出版社而言。感謝他們付出莫大的耐性,對我忍讓。當出版社經理提醒我要有新的序時,我笑說幾個字就可以了:「終於完了!」這樣簡短的序,不是很酷嗎?沒啦,讓我還是碎碎唸的寫了這一篇。
若讀者細心留意本書,七十年代的唱片資料及歌詞紙都很簡單,隨唱片附一張特大海報,樂迷已開心到不得了。由大碟衍生的小碟,也不是每一位歌手都有。
進入八十年代,歌手講求形象,唱片封套也需要名家設計,及至中期受Disco及外國Remix影響,唱片公司加推十二吋重新混音或加長版Single;又或是從大碟延伸的十二吋Remix Single加入新曲,務求在下一張大碟出版前,替歌手保持人氣。來到九十年代,一切講求數碼及收藏方便,黑膠大碟被CD取代,十二吋Remix Single變身為五吋Maxi CD Single,容量可讓監製一首歌玩多幾個Remix,創意無限!唱片公司開始注重音樂人、講求文案,甚至把所有參與的幕後英雄一一列出。然而,因着CD包裝面積太少,不同種類的包裝或特別版應運而生。
歌手們衝出香港,在內地、台灣甚至東南亞推出當地的專屬版,鐵粉也忙於搜集收藏。然後經歷二十多年,唱片業又由CD回歸到黑膠,於是許多當年只推出CD的專輯,一下子又再以黑膠、圖案膠、顏色膠重新面世。
本套書不厭其煩把這些不同版本、文案資料都一一收錄,就是希望成為喜愛研究音
樂的工具書。
許多人人皆知的事,經過若干年後,常會引起爭論,就如遠至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何日君再來〉,竟然有人爭論到底是周璇還是李香蘭原唱,如果有人認為是鄧麗君,那就更不用說下去了。
較近代的,葉振棠翻唱了許多電視劇歌曲,便有網民爭論該些歌曲到底是他還是關正傑原唱。Muzikland認為一碟在手(原版唱片或CD),翻翻文案及出版年份,就一目了然啦!但隨着網絡發達,你抄我、他抄你,於是混亂就來了,看那些資料被抄得多,佈滿網絡,假資料也可變成是贏家了。我得說,本書包含的資料太多了,雖然許多資料都經過細心考證,但偶然大意下的Typo、來來回回的排版及校對,必然還有些小錯誤。
所以《香港流行音樂專輯101》另一用意,是拋磚引玉,期望大家在研究音樂時,竭力搜尋實體首版唱片來參考;歌曲也須一一聽過,而不是隨便在網路抓MP3聽聽就算。起初Muzikland在Blogging及製作唱片時,堅持為作曲人、填詞人的筆名附加原名。古早年代,創作人尤愛用十個八個筆名,此舉確實為較年輕從事音樂的人增添方便,但網絡上開始有人效法,連一些官方處理版稅的音樂機構也跟隨。再來,便是改編歌的原曲資料,也一一記錄。期望我對本書的一些堅持做法,也同樣影響後世!
我得說:三部書合起來的101篇,許多地方猶有不足,光是林子祥只有在第一部出現過兩篇,心裏就有點愧疚,對許冠傑、葉振棠、葉麗儀,甚至汪明荃……亦然。所以我決定在附錄,簡單地多列些我喜歡的唱片。此外,我又在這101張專輯裏頭,各挑選一首引動我列入101名單的歌曲。我相信,這名單會比101張專輯更Muzikland、更個人化,希望大家喜歡!
▲文章節選自《香港流行音樂專輯101·第三部(1990-1999)》自序
書摘
回望香港流行樂壇的光輝歲月
歷經四年,《香港流行音樂專輯101》終於來到第三部最終章了。可能有人會疑問,寫了四年?有那麼誇張嗎?當然,如果一日一篇,其實不足四個月就可完成了,正如這兩年出版社經理常半誘半騙的引導我前進一樣:「你之前已交了四篇,還有二十多篇,很快就可完成的啦!」如果人生是可以先完成一件事,然後再開始另一件,這是很對的;但生活由許多方塊整合而成,身邊許多朋友對於我的繁忙程度,其實只是一知半解。
這101張唱片名單,其實早在第一冊動筆前訂下來,一直沒有怎麼改動過。當初是不想太多計算,所以用第一個記憶感覺,草擬了名單,然後再篩選而成。好些經典唱片理應被列入介紹,但奈何篇幅所限!在樂壇百花齊放的八九十年代,每年要選十大金曲都不容易,更何況在二十五年內選101張唱片呢?101其實只是一個主題,讓我借題發揮講故事,談談我的想法而已啦。
用四年時間去完成一部書,實在很漫長,也很需要耐性,尤其對出版社而言。感謝他們付出莫大的耐性,對我忍讓。當出版社經理提醒我要有新的序時,我笑說幾個字就可以了:「終於完了!」這樣簡短的序,不是很酷嗎?沒啦,讓我還是碎碎唸的寫了這一篇。
若讀者細心留意本書,七十年代的唱片資料及歌詞紙都很簡單,隨唱片附一張特大海報,樂迷已開心到不得了。由大碟衍生的小碟,也不是每一位歌手都有。
進入八十年代,歌手講求形象,唱片封套也需要名家設計,及至中期受Disco及外國Remix影響,唱片公司加推十二吋重新混音或加長版Single;又或是從大碟延伸的十二吋Remix Single加入新曲,務求在下一張大碟出版前,替歌手保持人氣。來到九十年代,一切講求數碼及收藏方便,黑膠大碟被CD取代,十二吋Remix Single變身為五吋Maxi CD Single,容量可讓監製一首歌玩多幾個Remix,創意無限!唱片公司開始注重音樂人、講求文案,甚至把所有參與的幕後英雄一一列出。然而,因着CD包裝面積太少,不同種類的包裝或特別版應運而生。
歌手們衝出香港,在內地、台灣甚至東南亞推出當地的專屬版,鐵粉也忙於搜集收藏。然後經歷二十多年,唱片業又由CD回歸到黑膠,於是許多當年只推出CD的專輯,一下子又再以黑膠、圖案膠、顏色膠重新面世。
本套書不厭其煩把這些不同版本、文案資料都一一收錄,就是希望成為喜愛研究音
樂的工具書。
許多人人皆知的事,經過若干年後,常會引起爭論,就如遠至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何日君再來〉,竟然有人爭論到底是周璇還是李香蘭原唱,如果有人認為是鄧麗君,那就更不用說下去了。
較近代的,葉振棠翻唱了許多電視劇歌曲,便有網民爭論該些歌曲到底是他還是關正傑原唱。Muzikland認為一碟在手(原版唱片或CD),翻翻文案及出版年份,就一目了然啦!但隨着網絡發達,你抄我、他抄你,於是混亂就來了,看那些資料被抄得多,佈滿網絡,假資料也可變成是贏家了。我得說,本書包含的資料太多了,雖然許多資料都經過細心考證,但偶然大意下的Typo、來來回回的排版及校對,必然還有些小錯誤。
所以《香港流行音樂專輯101》另一用意,是拋磚引玉,期望大家在研究音樂時,竭力搜尋實體首版唱片來參考;歌曲也須一一聽過,而不是隨便在網路抓MP3聽聽就算。起初Muzikland在Blogging及製作唱片時,堅持為作曲人、填詞人的筆名附加原名。古早年代,創作人尤愛用十個八個筆名,此舉確實為較年輕從事音樂的人增添方便,但網絡上開始有人效法,連一些官方處理版稅的音樂機構也跟隨。再來,便是改編歌的原曲資料,也一一記錄。期望我對本書的一些堅持做法,也同樣影響後世!
我得說:三部書合起來的101篇,許多地方猶有不足,光是林子祥只有在第一部出現過兩篇,心裏就有點愧疚,對許冠傑、葉振棠、葉麗儀,甚至汪明荃……亦然。所以我決定在附錄,簡單地多列些我喜歡的唱片。此外,我又在這101張專輯裏頭,各挑選一首引動我列入101名單的歌曲。我相信,這名單會比101張專輯更Muzikland、更個人化,希望大家喜歡!
▲文章節選自《香港流行音樂專輯101·第三部(1990-1999)》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