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世界衛生日——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
曾經,氣候變化被很多人視為一種「陰謀」;今日,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清楚感受到、看得到、量度到的危機,正在威脅全球人類,無一倖免。氣候變化是一個環境議題,也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一個關乎生存的問題。
2020年12月,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警告氣候暖化令地球正在崩潰,呼籲各國應該宣佈氣候進入緊急狀態。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特區政府為此正在忙些什麼?
地球「暫停營業」是禍還是福?
2020年3月下旬《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是地球掛上紅色的「暫停營業」牌,全球都為新型肺炎疫情交付「代價」,人類「正常」活動暫停——消費、生產、娛樂……。不過,地球似乎亦得到了休養喘息的時間。
「發展」是生態危機的宿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0年2月發佈了兩張圖片,對比1月1日至20日和2月10日至25日的中國空氣污染情況。圖片所見,2月的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大幅減少,跟1月的圖片形成強烈對比。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分析師Lauri Myllyvirta指出,中國封城政策及工廠延期復工等防疫政策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至少25%;跟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一億噸碳排放。
在另一個疫情重災區義大利,網民在社交平臺瘋傳旅遊熱點水都威尼斯運河重現天鵝和海豚的照片——網民一直心痛人與動物「有你無我」的關係。雖然《國家地理雜誌》已經發文表示照片的拍攝地點不是威尼斯,大家只是慨嘆這些都是「too good to be true」的假資訊。威尼斯也許沒有天鵝和海豚,但的確因為遊客大量減少而令運河水質變得清徹;NASA亦指出義大利的空氣污染情況跟中國相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迅速下降,科學家直接推測其主因是交通及工業活動大幅減少。
沒有人希望生態環境因為疫症爆發才得以改善,但破壞生態環境已成為人類常態,而生態系統失衡必然會影響人類生活,這是惡性循環。《全球大流行》作者Sonia Shah勸勉大家,唯有保護生態環境才是預防大流行病的最佳方法。她在2020年3月《法國世界外交論衡月刊》發表的文章引述一份2017年的研究報告指出,伊波拉病毒出現最多的非洲中西部,正是雨林生態被破壞得最嚴重的地區;被認為是該病毒宿主的果蝠,也正是因為雨林遭受破壞而被迫靠近民居出沒,致使牠們身上隨帶的病毒傳染給人類,世紀疫症從而引發。野生動物失去原來的棲息地,與人類愈來愈接近,二者互相傳染的機會就會愈大。2008年英國研究指出,全球335種於1960至2004年間出現的疾病當中,超過六成是來自動物。
再者,雨林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可以抵銷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在2020年前,遏止砍伐森林,是作為《巴黎氣候協議》其中一項減少碳排放的政策。可惜在全球化貿易帶來的經濟誘因之下,人們把砍伐雨林、擴張農地視為促進經濟發展最好的「資源」。根據「全球森林觀察」(Global Forest Watch)的資料顯示,2018年雨林消失面積最多的地區是「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2019年8月19日,巴西聖保羅市因為亞馬遜雨林大火而白天變黑夜的照片引起國際社會譁然;全球多個新聞媒體、環境保護關注組織及各國領袖皆呼籲世界關注雨林大火問題;社群媒體「#為亞馬遜祈禱」標籤在短時間內被引用超過百萬次。然而踏入2020年,巴西總統博索納諾以「有利經濟發展」為名,在2月5日宣佈計劃開放亞馬遜的原住民保護區進行商業採礦及農業活動。
疫情後碳排放「報復性增長」?
不只是巴西,很多國家都以經濟發展為名,使執行減少碳排放的政策半途而廢甚或一曝十寒。「世界工廠」中國因為新型肺炎封城、停工,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然而2020年是規劃驗收中國經濟成果重要的一年,2016年「十三五」規劃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預期在2020年實現。因此,2020年全年的本地生產總值仍希望爭取到6%左右的增長。可是《福布斯》發文指出,中國在疫情的衝擊下,「世界工廠」地位或許不保。內憂外患之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強調在疫症下仍然要堅持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作為碳排放大國,中國的排放量對全球氣候轉變舉足輕重,若然不顧一切追趕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情況令人擔憂。綠色和平政策顧問李碩指出,中國的碳排放可能出現「報復性增長」。關注環境問題組織「中外對話」2020年3月初發表評論,清楚表達其憂慮:「疫情過去,我們如何恢復經濟?如果沿襲慣常的做法,用政府財政推動高碳的基建和重工業對衝疫情的負面影響,其實就相當於好了傷疤忘了疼─剛擺脫了公共衞生風險,就立即將社會和經濟置於氣候變化的巨大風險之下,這樣的投資明顯是不可持續的。」
氣候變化為人類帶來的風險不容置疑,因此早於2015年聯合國便通過《巴黎氣候協議》,嘗試竭力遏止全球暖化。可惜各國領袖和地方首長長期從經濟角度去衡量生態保育工作,視大自然為「資源」,生態保育往往淪為經濟發展的工具。事實上,環境保育議題在國際會議上表面上是討論相關爭議,背後卻是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利益爭奪。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國家,特朗普總統上任後一直高舉振興美國經濟的旗幟,廢除多項環境保護法例。他認為《巴黎氣候協議》是對美國非常糟糕的協議,不滿中國、印度可以比美國更慢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認為這是懲罰美國的同時讓外國污染製造者發財的不公平協議,所以美國於2020年11月正式退出。2021年1月,新任總統拜登於就職當天簽署行政命令讓美國重新加入《協議》。
聯合國環境署發佈的《2019排放差距報告》顯示,全球減排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顯著地增加。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感嘆:「十年來,《排放差距報告》一直在發出警報,但十年來,世界只在增加碳排放量。」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每年1.5%速度上升,去年的碳排放量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550億噸。今天地球「暫停營業」,科學家在努力尋找新型肺炎病毒宿主的同時,人類每位成員是不是也是時侯「停一停、諗一諗」,我們會不會成為氣候危機的「宿主」?2020年3月《自然》向世界發出警告,人類「再沒有下一個十年」去應對氣候問題了。
「綠色基本法」重新出發?
1987年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正式定義「可持續發展」,被視為環保觀點和綱領的里程碑。香港當時正值起草《基本法》,面臨前途一大變局的重要時刻,同年本士環保組織長春社在「世界環境日」發表《香港環境基本法》,希望可以把環境生態問題和保育意識寫進《基本法》,讓香港能可持續地發展下去。當中建議的九點原則甚具遠見:
1. 一切社會、經濟、政治發展,都應該以保養、培養、重生環境之中有限的自然資源為計劃的依歸。清潔的能源應該推廣。
2. 一切發展計劃在規劃時必須先做好全面的環境影響研究,使用土地的計劃尤其如此。
3. 每個香港居民都有權知道涉及環境的事情,應該有權獲悉計劃、報告、研究結果,以及關於影響環境的計劃、行動、事件的一切資料,不論這些資料是屬於政府、公共事業、私營機構者都不例外,這些是基本的市民權利。一切主要計劃都要先舉行聽證會保證每一個市民都得以行使其不可剝奪的權利,對影響自身生命及自己的環境那些計劃參與決定。
4. 污染者付出代價以清除污染物這個原則必須付諸行動,尤其是大型工業及商業污染者更要如此。
5. 應設立獎賞方法,鼓勵用清潔、不污染的方式生產及循環使用物品與包裝,耗用自然資源者更要如此。
6. 凡對人類健康,其他生物或自然環境造成長期無法挽救的破壞的生產過程,都必須禁止在香港使用。
7. 香港各行業都應該禁止製造有毒性廢料,更不准進口、貯藏、處理此類物品。
8. 環境保護研究應該成為教育制度每一級別的主要課程一部分。
9. 應該誠意致力恢復及培養綠色環境,例如推行大規模的植樹計劃、保育沼澤及保養郊野公園。
可惜,「綠色基本法」落空了。今天,香港的清潔能源不足1%,土地被破壞、廢物棄置量年年創新高,回收率每況愈下。長春社的建議被香港環保先鋒周兆祥博士收錄在他1988年撰寫的《爭取可以活下去的香港》一文,文中說到香港在擬訂未來的法律時沒有顧及環境問題,慨嘆「這個地方是沒有前途的。」
三十多年後,香港再次站在環境保護的重要時刻,而在這次歷史洪流面前,特區政府承諾會坐上正確的船航:《施政報告》表示未來一年會推出廢物管理長遠策略藍圖、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為停售傳統燃油私家車籌劃目標、更新《香港清新空氣藍圖》等政策。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創新想法,世界各地都在積極進行,香港要做的是奮起直追。希望這一次契機能成為香港綠色發展的一個轉折點,不要讓2050年碳中和這目標流於「假設情景」的一個「願景」,而是真的「砥礪前行,重新出發」。
本文摘自《環保政策與綠色生活:國際視野下的香港》
《環保政策與綠色生活:國際視野下的香港》
作者:何偉歡 羅金義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 S B N:9789888758463
一百年後,地球會變成怎樣?
1980 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備受全球關注,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成為國際間的重要議題。「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當時是亞洲最富裕的地方之一,然而享受經濟奇跡帶來的繁榮富裕之餘,與之共生的是急劇惡化的環境污染。四十年來,環保署的成立、「去工業化」等,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污染問題;然而在整體環保政策上,成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香港,似乎對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完全不感興趣。
在香港講環保並不討好。但事實是,氣候變遷的確在進行中,我們的確需要作出改變—— 儘管很多人懷疑甚或否認這個事實,又或對氣候變遷的言論習以為常、無動於衷。
本書以「問題探究法」(issue inquiry approach)寫作,探討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廢物何去何從、與動植物共融、過綠色生活四個重大範疇,涵蓋再生能源、垃圾分類、保育海洋生物、糧食安全危機、綠色本地遊、古蹟保育等二十多項與每個香港人息息相關的議題,分析香港政府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法及推出的政策,又以其他國家的環保政策作對比、借鑒。期望能為理論和哲學層面的考掘先邁開第一步,讓我們切實地在國際視野下反省自身的不足。
書摘
世界衛生日——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
曾經,氣候變化被很多人視為一種「陰謀」;今日,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清楚感受到、看得到、量度到的危機,正在威脅全球人類,無一倖免。氣候變化是一個環境議題,也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一個關乎生存的問題。
2020年12月,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警告氣候暖化令地球正在崩潰,呼籲各國應該宣佈氣候進入緊急狀態。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特區政府為此正在忙些什麼?
地球「暫停營業」是禍還是福?
2020年3月下旬《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是地球掛上紅色的「暫停營業」牌,全球都為新型肺炎疫情交付「代價」,人類「正常」活動暫停——消費、生產、娛樂……。不過,地球似乎亦得到了休養喘息的時間。
「發展」是生態危機的宿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0年2月發佈了兩張圖片,對比1月1日至20日和2月10日至25日的中國空氣污染情況。圖片所見,2月的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大幅減少,跟1月的圖片形成強烈對比。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分析師Lauri Myllyvirta指出,中國封城政策及工廠延期復工等防疫政策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至少25%;跟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一億噸碳排放。
在另一個疫情重災區義大利,網民在社交平臺瘋傳旅遊熱點水都威尼斯運河重現天鵝和海豚的照片——網民一直心痛人與動物「有你無我」的關係。雖然《國家地理雜誌》已經發文表示照片的拍攝地點不是威尼斯,大家只是慨嘆這些都是「too good to be true」的假資訊。威尼斯也許沒有天鵝和海豚,但的確因為遊客大量減少而令運河水質變得清徹;NASA亦指出義大利的空氣污染情況跟中國相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迅速下降,科學家直接推測其主因是交通及工業活動大幅減少。
沒有人希望生態環境因為疫症爆發才得以改善,但破壞生態環境已成為人類常態,而生態系統失衡必然會影響人類生活,這是惡性循環。《全球大流行》作者Sonia Shah勸勉大家,唯有保護生態環境才是預防大流行病的最佳方法。她在2020年3月《法國世界外交論衡月刊》發表的文章引述一份2017年的研究報告指出,伊波拉病毒出現最多的非洲中西部,正是雨林生態被破壞得最嚴重的地區;被認為是該病毒宿主的果蝠,也正是因為雨林遭受破壞而被迫靠近民居出沒,致使牠們身上隨帶的病毒傳染給人類,世紀疫症從而引發。野生動物失去原來的棲息地,與人類愈來愈接近,二者互相傳染的機會就會愈大。2008年英國研究指出,全球335種於1960至2004年間出現的疾病當中,超過六成是來自動物。
再者,雨林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可以抵銷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在2020年前,遏止砍伐森林,是作為《巴黎氣候協議》其中一項減少碳排放的政策。可惜在全球化貿易帶來的經濟誘因之下,人們把砍伐雨林、擴張農地視為促進經濟發展最好的「資源」。根據「全球森林觀察」(Global Forest Watch)的資料顯示,2018年雨林消失面積最多的地區是「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2019年8月19日,巴西聖保羅市因為亞馬遜雨林大火而白天變黑夜的照片引起國際社會譁然;全球多個新聞媒體、環境保護關注組織及各國領袖皆呼籲世界關注雨林大火問題;社群媒體「#為亞馬遜祈禱」標籤在短時間內被引用超過百萬次。然而踏入2020年,巴西總統博索納諾以「有利經濟發展」為名,在2月5日宣佈計劃開放亞馬遜的原住民保護區進行商業採礦及農業活動。
疫情後碳排放「報復性增長」?
不只是巴西,很多國家都以經濟發展為名,使執行減少碳排放的政策半途而廢甚或一曝十寒。「世界工廠」中國因為新型肺炎封城、停工,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然而2020年是規劃驗收中國經濟成果重要的一年,2016年「十三五」規劃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預期在2020年實現。因此,2020年全年的本地生產總值仍希望爭取到6%左右的增長。可是《福布斯》發文指出,中國在疫情的衝擊下,「世界工廠」地位或許不保。內憂外患之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強調在疫症下仍然要堅持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作為碳排放大國,中國的排放量對全球氣候轉變舉足輕重,若然不顧一切追趕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情況令人擔憂。綠色和平政策顧問李碩指出,中國的碳排放可能出現「報復性增長」。關注環境問題組織「中外對話」2020年3月初發表評論,清楚表達其憂慮:「疫情過去,我們如何恢復經濟?如果沿襲慣常的做法,用政府財政推動高碳的基建和重工業對衝疫情的負面影響,其實就相當於好了傷疤忘了疼─剛擺脫了公共衞生風險,就立即將社會和經濟置於氣候變化的巨大風險之下,這樣的投資明顯是不可持續的。」
氣候變化為人類帶來的風險不容置疑,因此早於2015年聯合國便通過《巴黎氣候協議》,嘗試竭力遏止全球暖化。可惜各國領袖和地方首長長期從經濟角度去衡量生態保育工作,視大自然為「資源」,生態保育往往淪為經濟發展的工具。事實上,環境保育議題在國際會議上表面上是討論相關爭議,背後卻是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利益爭奪。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國家,特朗普總統上任後一直高舉振興美國經濟的旗幟,廢除多項環境保護法例。他認為《巴黎氣候協議》是對美國非常糟糕的協議,不滿中國、印度可以比美國更慢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認為這是懲罰美國的同時讓外國污染製造者發財的不公平協議,所以美國於2020年11月正式退出。2021年1月,新任總統拜登於就職當天簽署行政命令讓美國重新加入《協議》。
聯合國環境署發佈的《2019排放差距報告》顯示,全球減排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顯著地增加。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感嘆:「十年來,《排放差距報告》一直在發出警報,但十年來,世界只在增加碳排放量。」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每年1.5%速度上升,去年的碳排放量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550億噸。今天地球「暫停營業」,科學家在努力尋找新型肺炎病毒宿主的同時,人類每位成員是不是也是時侯「停一停、諗一諗」,我們會不會成為氣候危機的「宿主」?2020年3月《自然》向世界發出警告,人類「再沒有下一個十年」去應對氣候問題了。
「綠色基本法」重新出發?
1987年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正式定義「可持續發展」,被視為環保觀點和綱領的里程碑。香港當時正值起草《基本法》,面臨前途一大變局的重要時刻,同年本士環保組織長春社在「世界環境日」發表《香港環境基本法》,希望可以把環境生態問題和保育意識寫進《基本法》,讓香港能可持續地發展下去。當中建議的九點原則甚具遠見:
1. 一切社會、經濟、政治發展,都應該以保養、培養、重生環境之中有限的自然資源為計劃的依歸。清潔的能源應該推廣。
2. 一切發展計劃在規劃時必須先做好全面的環境影響研究,使用土地的計劃尤其如此。
3. 每個香港居民都有權知道涉及環境的事情,應該有權獲悉計劃、報告、研究結果,以及關於影響環境的計劃、行動、事件的一切資料,不論這些資料是屬於政府、公共事業、私營機構者都不例外,這些是基本的市民權利。一切主要計劃都要先舉行聽證會保證每一個市民都得以行使其不可剝奪的權利,對影響自身生命及自己的環境那些計劃參與決定。
4. 污染者付出代價以清除污染物這個原則必須付諸行動,尤其是大型工業及商業污染者更要如此。
5. 應設立獎賞方法,鼓勵用清潔、不污染的方式生產及循環使用物品與包裝,耗用自然資源者更要如此。
6. 凡對人類健康,其他生物或自然環境造成長期無法挽救的破壞的生產過程,都必須禁止在香港使用。
7. 香港各行業都應該禁止製造有毒性廢料,更不准進口、貯藏、處理此類物品。
8. 環境保護研究應該成為教育制度每一級別的主要課程一部分。
9. 應該誠意致力恢復及培養綠色環境,例如推行大規模的植樹計劃、保育沼澤及保養郊野公園。
可惜,「綠色基本法」落空了。今天,香港的清潔能源不足1%,土地被破壞、廢物棄置量年年創新高,回收率每況愈下。長春社的建議被香港環保先鋒周兆祥博士收錄在他1988年撰寫的《爭取可以活下去的香港》一文,文中說到香港在擬訂未來的法律時沒有顧及環境問題,慨嘆「這個地方是沒有前途的。」
三十多年後,香港再次站在環境保護的重要時刻,而在這次歷史洪流面前,特區政府承諾會坐上正確的船航:《施政報告》表示未來一年會推出廢物管理長遠策略藍圖、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為停售傳統燃油私家車籌劃目標、更新《香港清新空氣藍圖》等政策。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創新想法,世界各地都在積極進行,香港要做的是奮起直追。希望這一次契機能成為香港綠色發展的一個轉折點,不要讓2050年碳中和這目標流於「假設情景」的一個「願景」,而是真的「砥礪前行,重新出發」。
本文摘自《環保政策與綠色生活:國際視野下的香港》
《環保政策與綠色生活:國際視野下的香港》
作者:何偉歡 羅金義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 S B N:9789888758463
一百年後,地球會變成怎樣?
1980 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備受全球關注,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成為國際間的重要議題。「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當時是亞洲最富裕的地方之一,然而享受經濟奇跡帶來的繁榮富裕之餘,與之共生的是急劇惡化的環境污染。四十年來,環保署的成立、「去工業化」等,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污染問題;然而在整體環保政策上,成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香港,似乎對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完全不感興趣。
在香港講環保並不討好。但事實是,氣候變遷的確在進行中,我們的確需要作出改變—— 儘管很多人懷疑甚或否認這個事實,又或對氣候變遷的言論習以為常、無動於衷。
本書以「問題探究法」(issue inquiry approach)寫作,探討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廢物何去何從、與動植物共融、過綠色生活四個重大範疇,涵蓋再生能源、垃圾分類、保育海洋生物、糧食安全危機、綠色本地遊、古蹟保育等二十多項與每個香港人息息相關的議題,分析香港政府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法及推出的政策,又以其他國家的環保政策作對比、借鑒。期望能為理論和哲學層面的考掘先邁開第一步,讓我們切實地在國際視野下反省自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