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詩經——中國詩歌的源頭

引言


《詩經》作為五經之一, 論者一般認為這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可謂中國詩歌的源頭,亦是古人必讀的經典。這本書共收入自西周初年( 約公元前1100 年) 至春秋中期( 約公元前600 年) 大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另外還有六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故又稱「詩三百」。西漢是經學時代,「詩三百」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人類早在洪荒時代,應該已有歌謠樂章的產生,正如《禮記.樂記》所謂「歌詠所興,宜自生民始也」。現存不少古逸詩,就有產生於遠古的作品。又例如《山海經》《墨子.非樂》記載夏啟時候有〈九歌〉〈九辯〉等歌舞,商湯時代又有〈晨露〉〈桑林〉等樂章。可惜的是,這些作品不是早已亡佚,就是斷簡零篇,殘缺難認,甚至為後人所偽託。


《詩經》作品的創作時間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前後綿延五百多年。從產生的地域來看,除了周王畿之外,還涵蓋了當時各諸侯國統治的地區,包括現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範圍十分遼闊。作者的身份,有平民,有貴族。題材的類別,有愛情、婚姻、征戰、祭祀、宴飲等等,非常繁富多樣。就當時的社會狀況來說,交通不發達,通訊不方便,那麼這樣的一本書,是在甚麼情況下才能彙編在一起呢?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推問:是誰編選成書的?甚麼時代編成的?問題接踵而至。


采詩與獻詩


《詩經》中很大一部分作品,應是透過采詩和獻詩的方式而收集的。關於采詩和獻詩,大家可以先看以下幾條材料。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師曠引《夏書》曰︰


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正月孟春。於是乎有之。


杜預注︰


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徇於路,求歌謠之言也。


西周時代,天子身邊有所謂采詩之官。遒人就是采詩之官, 會在路中搖起木鐸—這木鐸是銅廓木舌,聲音與一般鈴鐺不同。金木相叩,老百姓聽到木鐸的聲音,知道官員要來采詩,就將自己懂得的詩歌唱給遒人,讓他記錄下來。《漢書.食貨志上》則提到︰


孟春之月,羣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


太師,就是天子身邊的大樂官。樂官會將遒人所搜集的詩歌加以整理,包括音律和文字,並且改詩歌的語言為雅言,然後向天子演唱。為甚麼要演唱?不是純粹為了娛樂,而是如《漢書.藝文志》所說:「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如果當地的老百姓對政府某些施政不滿,就會作詩諷刺,滿意的話就會作詩歌頌。天子聽了這些詩歌, 即可以了解各地的施政得失, 此謂之采詩。《國語.周語上》則提到︰


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意思是天子要公卿、士大夫等貴族和官員獻詩,看看官員對時局是否有所頌揚或諷諫。采詩和獻詩是兩種搜集方式,前者是通過遒人採集,後者是通過貴族官員進獻所得。因此吳宏一教授指出︰「采詩是官員到民間去採集歌謠之言,獻詩是官員或貴族所呈獻的詩篇;采詩是在上位者有取於下,而獻詩是在下位者有奏於上。但二者雖似有別,實則一事。」(《詩經與楚辭》)采詩以民間作品為主,輯為「國風」;而獻詩則以貴族作品為主,輯為「二雅」。今本《詩經》中,大部分「國風」作品和一些〈小雅〉作品,是通過采詩而來;「二雅」大部分作品和一小部分的「國風」作品,尤其是以政治諷諫為主題的,無疑就是當時獻詩所得;至於某些〈大雅〉作品和〈周頌〉,則是由周朝歷代掌握詩樂的太師整理、保存而來。孔子之前,周朝的民間沒有甚麼高等教育可言。民間不興私學,《詩經》《尚書》這些典籍都保留在宮廷裏面,平民要接受教育非常困難。《詩經》除了讓天子「知得失、自考正」以外,也是貴族子弟學習的課本之一。


采詩與獻詩的講法是有一定根據的,因為要編成《詩經》這樣一部詩集,必須動員國家的力量,才有機會完成編集。通過采詩、獻詩的渠道,王官到民間採集的詩歌,公卿以至列士所呈獻的作品,以及太師所保存的舊章,越到後代,累積的資料一定越多。經過周朝歷代樂官不斷的篩選、整理、加工、配樂,我們今天所說的《詩經》就逐漸形成了。不過,此書當時還不稱為《詩經》,只泛稱為《詩》而已。它的編纂,既非成於一時,亦非出自一人。它被編訂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應該是在孔子采為教本之後。


《詩經》的編纂


《詩經》有十五「國風」,有「二雅」,有「三頌」。今人趙逵夫先生〈論《詩經》的編輯與《雅》詩的分為「小」「大」兩部分〉一文,對於《詩經》的編纂,有「兩次編集說」,很值得參考。他認為,第一次編集的只有〈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衞風〉和〈小雅〉。這次所編集的作品大部分產生於西周末年、東周初年,而以周宣王時代的為最多。也就是說,第一次編集的作品時間較為集中,沒有太早的,也沒有太遲的。而編者大概是召公虎的後裔。


至於其他篇章, 都是第二次增編的。這些增編的作品有周初的,如〈周頌〉〈豳風〉,也有春秋中葉的,如一般認為〈秦風.渭陽〉是秦康公(公元前620 年至公元前609 年在位)送母舅之作,〈陳風.株林〉是譏刺陳靈公(公元前613 年至公元前599 年在位)與夏姬淫亂之詩。這兩首作品在《詩經》中,應該是年代最晚的作品。


就地域上而言,首次編集所包括的地區有三個︰第一是江、漢、汝、淮流域,也就是周南、召南之地。第二是衞國,包括邶、鄘二國的故地。第三是西周王畿之內,也就是〈雅〉詩產生的範圍。而在第二次增編的作品地區,西至於秦(陝西、甘肅),東至於齊(山東),北至於衞(河南省北部)、晉(山西省),南至於江漢流域(湖北)。

 

趙先生又指出《詩經》的編纂動機:「西周厲王暴虐,國人起義趕走厲王後,周定公、召穆公主持朝政,所謂『共和,二伯行政』。周朝東遷之後,周、召二公世裔地位的今不如昔,使他們產生了對過去的深深懷念。《詩經》最早的本子,就是周、召二公的後代抱着這種思想感情而編集的。」此外,周召共和時期還有一位重要人物共伯和,大概就是後來的衞武公。第一次編集時,在〈周南〉〈召南〉之後還有邶、鄘、衞三國之風,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孔子與《詩經》


孔子出生在魯國。這是周公教化所及的舊封地,對文化的繼承發揚,古籍的整理保存,都比較注意。《左傳.昭公二年》記敍晉國韓宣子到魯國時曾經讚歎地說︰「周禮盡在魯矣!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可見魯國的文化地位,在列國是公認的。這一年孔子十二歲。儘管孔子後來在政治上不得意,但他開啟私人講學的風氣,有教無類,還對古代文獻進行搜集、整理。他感歎王道陵夷、禮樂崩壞,懷念周公的美德,因此致力於搜集魯、周、宋、杞等故國文獻,重加整理,編成《詩》《書》等六經教本,用來教導學生。這些教本流傳下來,就成了儒家學派的經典。


近人周予同在〈六經與孔子的關係問題〉中指出,孔子門下弟子前後三千人,通六藝者七十二人。既然學生那麼多,很難想像他講學授徒時沒有教本。例如《詩經》,在整理編次時便可能有所刪訂加工。孔子以前,《詩經》已有傳本,而且不止一次經過刪訂加工。孔子采為教本時,也當有所加工。


歷代文獻都有孔子整理《詩經》的記錄,如在《論語.子罕》提到:「吾自衞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這逐漸衍申成孔子刪詩說,即如《史記.孔子世家》提到︰「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漢書.藝文志》也記載︰「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大家要留意,上文提到孔子刪詩,將三千多首詩作刪為三百首左右。孔子向來重視保留古籍文獻,如果說他將當時保留的詩作刪去十分之九,似乎不太可能。王充在《論衡.正說》提到︰「《詩經》舊詩亦數千篇,孔子刪去復重,正而存三百篇。」可能總篇數是數千篇,但裏面重複的佔大多數,因此孔子可能做過校勘的工作,將重複的篇章剔除,然後有所整理,最後編定三百零五篇。與其說孔子刪詩,倒不如說是校勘。因此,孔子刪詩之說,由唐代的孔穎達開始,已備受質疑。孔穎達提到:「書傳所引之詩,見在者多,亡逸者少,則孔子所錄不容十分去九。馬遷言古詩三千餘篇,未可信也。」自宋代朱熹以迄清代朱彝尊等,紛紛提出不贊成的理由,吳宏一教授將這些理由歸納為幾點︰


第一,孔子在《論語》中時常提到《詩》和《詩三百》,可見《詩經》的篇目在當時已有定數,而且孔子自己從未有過刪詩之語。


第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公子季札到魯國觀樂,樂工所演奏的次序與今本《詩經》順序大致相同,當時孔子才八歲。可見孔子之前,《詩經》已有傳本。


第三,孔子說「鄭聲淫」,要「放鄭聲」,但今本《詩經》卻保留了這些靡靡之音。《史記》也說孔子對古詩只「取可施於禮義」之作,然而像《儀禮》所引用過的逸詩,如〈肆夏〉〈新宮〉等,應皆「可施於禮義」,但為甚麼反而在摒棄之列呢?


關於風雅頌


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六義」的概念。《周禮.春官.宗伯》將「六義」稱為「六詩」:「太師…… 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詩大序〉提到:「先王以是(《詩經》)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孔穎達認為「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大小不同而得並為六義者,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非別有篇卷也。」風、雅、頌指的是《詩經》的不同文體,賦、比、興,指的是《詩經》的不同寫作手法。


南宋鄭樵在《六經奧論》論及《詩經》的體裁,他說:「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簡單來講,「風」就是民歌,「雅」就是朝廷音樂,「頌」就是宗廟祭祀的音樂。因此有人認為「風」是民間文學,「雅」和「頌」是貴族文學。「風、雅、頌」的概念是從文體上來劃分。


而〈詩大序〉又以作用劃分風、雅、頌三體:「風,風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 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風,即是諷諫之意。如果對在上位者進行諷諫,很難直斥其非,因此必須婉轉,此謂之「譎諫」。〈詩大序〉又提到:「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就是產生於周天子王畿的作品,因此能聚集「四方之風」,成為雅詩。「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可見這裏強調頌的祭祀功能。


〈詩大序〉是從功能考慮風、雅、頌的問題,宋代朱熹在〈詩集傳序〉中,則以作者內容劃分。他提到「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親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發於言者,樂而不過於淫,哀而不及於傷。是以二篇獨為風詩之正經。若夫雅頌之篇,則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廟樂歌之詞,其語和而莊,其義寬而密,其作者往往聖人之徒,固所以為萬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鄭樵於《六經奧論》中則以音樂分:「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 宗廟之音曰頌。」而今人周滿江先生又綜合而論云︰「風雅頌是古代的三種詩體,這三體的區分,既有音樂及作者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原因。」(《詩經》)


〈詩大序〉又提到,不同時代就會產生不同風格的作品︰「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亂世之後,政治不清明,人們不滿於朝政,自然會產生「變風」「變雅」。「正風」「正雅」以歌頌為主,而「變歌」「變雅」則以諷諫為主。


頌體一般只有歌頌內容,因此無所謂正、變之分,但宋朝以後有不同的看法。如宋人王柏於《詩疑》中提到:「頌有兩體,有告於神明之頌,有期願福祉之頌。告於神明者,類在頌中;期願之頌,帶在風雅中。〈魯頌〉四篇有風體、有小雅體,有大雅體,頌之變體也。」清人袁枚《隨園隨筆.詩有變頌》則進一步說:「金華王柏謂變風變雅之外有變頌焉,〈魯頌〉〈商頌〉是也。」可備一說。


關於賦比興


「賦、比、興」指的是寫作技巧。「賦者,鋪也」,就是鋪陳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直敍、說理。如〈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直接描寫了打情罵俏的情狀,平鋪直敍,可以算作「賦」。何謂「比」?簡單來說,「比」就是以比喻的手法敍事或抒情, 如〈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鳩這種水鳥,據聞十分恩愛,在水邊互相和鳴,「關關」就是和鳴的聲音。如何從水鳥說到人?一方面是觸景生情,另一方面,據說雎鳩這種水鳥對於伴侶是忠貞不二的,所以詩人從雎鳩和鳴聯繫到君子、淑女。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說,「比」字是指兩人並排而立,引申為比喻的意思,不論是明喻、暗喻、借喻,都屬於「比」。


所謂「興」, 簡而言之就是觸景生情, 先寫景狀物, 以感發意志,引起聯想,從而抒情。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又說:「詩可以興、觀、羣、怨。」可見對詩歌的「興」義最為重視。然而,「興」又是三者中最微妙的概念。像前面所談的「比」,我們可以從雎鳩聯想到君子、淑女,關係十分直接明顯, 但「興」的關係不如「比」明顯。如果我們說「比」是比喻,那麼「興」就有一種象徵意義,而這種象徵意義,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和比喻相較,象徵可以更直接明顯,也可以更隱晦曖昧,令人更難把握,但這也正是象徵手法的迷人之處。大家再看〈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觸景生情。「蒹葭蒼蒼」是秋景,看見蘆葦的景象,想起伊人,兩者之間有何關聯呢?如果說完全無關,好像也說不過去—因為「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是描述一種比較清冷的秋景,似乎暗示了所思念的女子,有一種「絕世而獨立」,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徵意味。所以,箇中關係難以明辨毫厘,但它已引發你的情緒,因此稱為「興」。但有時「比」「興」兩者很難分辨。以〈關雎〉為例,有朋友也許會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雎鳩,不知道雌雄雎鳩的感情如何地好,因此也無從由『關關雎鳩』聯想到君子、淑女。」如此一來,這與因「蒹葭蒼蒼」而想到伊人,有何分別?故此,詩中呈現得較為明顯的比喻才算作「比」,而「興」中未必沒有比喻的意味,但只在有無之間。「比」和「興」通常合稱「比興」,其因在此。

 

本文摘錄至《中學生經典選讀——詩經》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

望子成龍的迷思

中華書局

書摘

人類夢天

開明書店

書摘

世界衛生日——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

中華書局

書摘

詩經——中國詩歌的源頭

引言


《詩經》作為五經之一, 論者一般認為這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可謂中國詩歌的源頭,亦是古人必讀的經典。這本書共收入自西周初年( 約公元前1100 年) 至春秋中期( 約公元前600 年) 大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另外還有六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故又稱「詩三百」。西漢是經學時代,「詩三百」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人類早在洪荒時代,應該已有歌謠樂章的產生,正如《禮記.樂記》所謂「歌詠所興,宜自生民始也」。現存不少古逸詩,就有產生於遠古的作品。又例如《山海經》《墨子.非樂》記載夏啟時候有〈九歌〉〈九辯〉等歌舞,商湯時代又有〈晨露〉〈桑林〉等樂章。可惜的是,這些作品不是早已亡佚,就是斷簡零篇,殘缺難認,甚至為後人所偽託。


《詩經》作品的創作時間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前後綿延五百多年。從產生的地域來看,除了周王畿之外,還涵蓋了當時各諸侯國統治的地區,包括現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範圍十分遼闊。作者的身份,有平民,有貴族。題材的類別,有愛情、婚姻、征戰、祭祀、宴飲等等,非常繁富多樣。就當時的社會狀況來說,交通不發達,通訊不方便,那麼這樣的一本書,是在甚麼情況下才能彙編在一起呢?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推問:是誰編選成書的?甚麼時代編成的?問題接踵而至。


采詩與獻詩


《詩經》中很大一部分作品,應是透過采詩和獻詩的方式而收集的。關於采詩和獻詩,大家可以先看以下幾條材料。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師曠引《夏書》曰︰


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正月孟春。於是乎有之。


杜預注︰


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徇於路,求歌謠之言也。


西周時代,天子身邊有所謂采詩之官。遒人就是采詩之官, 會在路中搖起木鐸—這木鐸是銅廓木舌,聲音與一般鈴鐺不同。金木相叩,老百姓聽到木鐸的聲音,知道官員要來采詩,就將自己懂得的詩歌唱給遒人,讓他記錄下來。《漢書.食貨志上》則提到︰


孟春之月,羣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


太師,就是天子身邊的大樂官。樂官會將遒人所搜集的詩歌加以整理,包括音律和文字,並且改詩歌的語言為雅言,然後向天子演唱。為甚麼要演唱?不是純粹為了娛樂,而是如《漢書.藝文志》所說:「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如果當地的老百姓對政府某些施政不滿,就會作詩諷刺,滿意的話就會作詩歌頌。天子聽了這些詩歌, 即可以了解各地的施政得失, 此謂之采詩。《國語.周語上》則提到︰


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意思是天子要公卿、士大夫等貴族和官員獻詩,看看官員對時局是否有所頌揚或諷諫。采詩和獻詩是兩種搜集方式,前者是通過遒人採集,後者是通過貴族官員進獻所得。因此吳宏一教授指出︰「采詩是官員到民間去採集歌謠之言,獻詩是官員或貴族所呈獻的詩篇;采詩是在上位者有取於下,而獻詩是在下位者有奏於上。但二者雖似有別,實則一事。」(《詩經與楚辭》)采詩以民間作品為主,輯為「國風」;而獻詩則以貴族作品為主,輯為「二雅」。今本《詩經》中,大部分「國風」作品和一些〈小雅〉作品,是通過采詩而來;「二雅」大部分作品和一小部分的「國風」作品,尤其是以政治諷諫為主題的,無疑就是當時獻詩所得;至於某些〈大雅〉作品和〈周頌〉,則是由周朝歷代掌握詩樂的太師整理、保存而來。孔子之前,周朝的民間沒有甚麼高等教育可言。民間不興私學,《詩經》《尚書》這些典籍都保留在宮廷裏面,平民要接受教育非常困難。《詩經》除了讓天子「知得失、自考正」以外,也是貴族子弟學習的課本之一。


采詩與獻詩的講法是有一定根據的,因為要編成《詩經》這樣一部詩集,必須動員國家的力量,才有機會完成編集。通過采詩、獻詩的渠道,王官到民間採集的詩歌,公卿以至列士所呈獻的作品,以及太師所保存的舊章,越到後代,累積的資料一定越多。經過周朝歷代樂官不斷的篩選、整理、加工、配樂,我們今天所說的《詩經》就逐漸形成了。不過,此書當時還不稱為《詩經》,只泛稱為《詩》而已。它的編纂,既非成於一時,亦非出自一人。它被編訂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應該是在孔子采為教本之後。


《詩經》的編纂


《詩經》有十五「國風」,有「二雅」,有「三頌」。今人趙逵夫先生〈論《詩經》的編輯與《雅》詩的分為「小」「大」兩部分〉一文,對於《詩經》的編纂,有「兩次編集說」,很值得參考。他認為,第一次編集的只有〈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衞風〉和〈小雅〉。這次所編集的作品大部分產生於西周末年、東周初年,而以周宣王時代的為最多。也就是說,第一次編集的作品時間較為集中,沒有太早的,也沒有太遲的。而編者大概是召公虎的後裔。


至於其他篇章, 都是第二次增編的。這些增編的作品有周初的,如〈周頌〉〈豳風〉,也有春秋中葉的,如一般認為〈秦風.渭陽〉是秦康公(公元前620 年至公元前609 年在位)送母舅之作,〈陳風.株林〉是譏刺陳靈公(公元前613 年至公元前599 年在位)與夏姬淫亂之詩。這兩首作品在《詩經》中,應該是年代最晚的作品。


就地域上而言,首次編集所包括的地區有三個︰第一是江、漢、汝、淮流域,也就是周南、召南之地。第二是衞國,包括邶、鄘二國的故地。第三是西周王畿之內,也就是〈雅〉詩產生的範圍。而在第二次增編的作品地區,西至於秦(陝西、甘肅),東至於齊(山東),北至於衞(河南省北部)、晉(山西省),南至於江漢流域(湖北)。

 

趙先生又指出《詩經》的編纂動機:「西周厲王暴虐,國人起義趕走厲王後,周定公、召穆公主持朝政,所謂『共和,二伯行政』。周朝東遷之後,周、召二公世裔地位的今不如昔,使他們產生了對過去的深深懷念。《詩經》最早的本子,就是周、召二公的後代抱着這種思想感情而編集的。」此外,周召共和時期還有一位重要人物共伯和,大概就是後來的衞武公。第一次編集時,在〈周南〉〈召南〉之後還有邶、鄘、衞三國之風,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孔子與《詩經》


孔子出生在魯國。這是周公教化所及的舊封地,對文化的繼承發揚,古籍的整理保存,都比較注意。《左傳.昭公二年》記敍晉國韓宣子到魯國時曾經讚歎地說︰「周禮盡在魯矣!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可見魯國的文化地位,在列國是公認的。這一年孔子十二歲。儘管孔子後來在政治上不得意,但他開啟私人講學的風氣,有教無類,還對古代文獻進行搜集、整理。他感歎王道陵夷、禮樂崩壞,懷念周公的美德,因此致力於搜集魯、周、宋、杞等故國文獻,重加整理,編成《詩》《書》等六經教本,用來教導學生。這些教本流傳下來,就成了儒家學派的經典。


近人周予同在〈六經與孔子的關係問題〉中指出,孔子門下弟子前後三千人,通六藝者七十二人。既然學生那麼多,很難想像他講學授徒時沒有教本。例如《詩經》,在整理編次時便可能有所刪訂加工。孔子以前,《詩經》已有傳本,而且不止一次經過刪訂加工。孔子采為教本時,也當有所加工。


歷代文獻都有孔子整理《詩經》的記錄,如在《論語.子罕》提到:「吾自衞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這逐漸衍申成孔子刪詩說,即如《史記.孔子世家》提到︰「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漢書.藝文志》也記載︰「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大家要留意,上文提到孔子刪詩,將三千多首詩作刪為三百首左右。孔子向來重視保留古籍文獻,如果說他將當時保留的詩作刪去十分之九,似乎不太可能。王充在《論衡.正說》提到︰「《詩經》舊詩亦數千篇,孔子刪去復重,正而存三百篇。」可能總篇數是數千篇,但裏面重複的佔大多數,因此孔子可能做過校勘的工作,將重複的篇章剔除,然後有所整理,最後編定三百零五篇。與其說孔子刪詩,倒不如說是校勘。因此,孔子刪詩之說,由唐代的孔穎達開始,已備受質疑。孔穎達提到:「書傳所引之詩,見在者多,亡逸者少,則孔子所錄不容十分去九。馬遷言古詩三千餘篇,未可信也。」自宋代朱熹以迄清代朱彝尊等,紛紛提出不贊成的理由,吳宏一教授將這些理由歸納為幾點︰


第一,孔子在《論語》中時常提到《詩》和《詩三百》,可見《詩經》的篇目在當時已有定數,而且孔子自己從未有過刪詩之語。


第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公子季札到魯國觀樂,樂工所演奏的次序與今本《詩經》順序大致相同,當時孔子才八歲。可見孔子之前,《詩經》已有傳本。


第三,孔子說「鄭聲淫」,要「放鄭聲」,但今本《詩經》卻保留了這些靡靡之音。《史記》也說孔子對古詩只「取可施於禮義」之作,然而像《儀禮》所引用過的逸詩,如〈肆夏〉〈新宮〉等,應皆「可施於禮義」,但為甚麼反而在摒棄之列呢?


關於風雅頌


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六義」的概念。《周禮.春官.宗伯》將「六義」稱為「六詩」:「太師…… 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詩大序〉提到:「先王以是(《詩經》)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孔穎達認為「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大小不同而得並為六義者,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非別有篇卷也。」風、雅、頌指的是《詩經》的不同文體,賦、比、興,指的是《詩經》的不同寫作手法。


南宋鄭樵在《六經奧論》論及《詩經》的體裁,他說:「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簡單來講,「風」就是民歌,「雅」就是朝廷音樂,「頌」就是宗廟祭祀的音樂。因此有人認為「風」是民間文學,「雅」和「頌」是貴族文學。「風、雅、頌」的概念是從文體上來劃分。


而〈詩大序〉又以作用劃分風、雅、頌三體:「風,風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 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風,即是諷諫之意。如果對在上位者進行諷諫,很難直斥其非,因此必須婉轉,此謂之「譎諫」。〈詩大序〉又提到:「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就是產生於周天子王畿的作品,因此能聚集「四方之風」,成為雅詩。「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可見這裏強調頌的祭祀功能。


〈詩大序〉是從功能考慮風、雅、頌的問題,宋代朱熹在〈詩集傳序〉中,則以作者內容劃分。他提到「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親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發於言者,樂而不過於淫,哀而不及於傷。是以二篇獨為風詩之正經。若夫雅頌之篇,則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廟樂歌之詞,其語和而莊,其義寬而密,其作者往往聖人之徒,固所以為萬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鄭樵於《六經奧論》中則以音樂分:「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 宗廟之音曰頌。」而今人周滿江先生又綜合而論云︰「風雅頌是古代的三種詩體,這三體的區分,既有音樂及作者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原因。」(《詩經》)


〈詩大序〉又提到,不同時代就會產生不同風格的作品︰「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亂世之後,政治不清明,人們不滿於朝政,自然會產生「變風」「變雅」。「正風」「正雅」以歌頌為主,而「變歌」「變雅」則以諷諫為主。


頌體一般只有歌頌內容,因此無所謂正、變之分,但宋朝以後有不同的看法。如宋人王柏於《詩疑》中提到:「頌有兩體,有告於神明之頌,有期願福祉之頌。告於神明者,類在頌中;期願之頌,帶在風雅中。〈魯頌〉四篇有風體、有小雅體,有大雅體,頌之變體也。」清人袁枚《隨園隨筆.詩有變頌》則進一步說:「金華王柏謂變風變雅之外有變頌焉,〈魯頌〉〈商頌〉是也。」可備一說。


關於賦比興


「賦、比、興」指的是寫作技巧。「賦者,鋪也」,就是鋪陳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直敍、說理。如〈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直接描寫了打情罵俏的情狀,平鋪直敍,可以算作「賦」。何謂「比」?簡單來說,「比」就是以比喻的手法敍事或抒情, 如〈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鳩這種水鳥,據聞十分恩愛,在水邊互相和鳴,「關關」就是和鳴的聲音。如何從水鳥說到人?一方面是觸景生情,另一方面,據說雎鳩這種水鳥對於伴侶是忠貞不二的,所以詩人從雎鳩和鳴聯繫到君子、淑女。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說,「比」字是指兩人並排而立,引申為比喻的意思,不論是明喻、暗喻、借喻,都屬於「比」。


所謂「興」, 簡而言之就是觸景生情, 先寫景狀物, 以感發意志,引起聯想,從而抒情。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又說:「詩可以興、觀、羣、怨。」可見對詩歌的「興」義最為重視。然而,「興」又是三者中最微妙的概念。像前面所談的「比」,我們可以從雎鳩聯想到君子、淑女,關係十分直接明顯, 但「興」的關係不如「比」明顯。如果我們說「比」是比喻,那麼「興」就有一種象徵意義,而這種象徵意義,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和比喻相較,象徵可以更直接明顯,也可以更隱晦曖昧,令人更難把握,但這也正是象徵手法的迷人之處。大家再看〈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觸景生情。「蒹葭蒼蒼」是秋景,看見蘆葦的景象,想起伊人,兩者之間有何關聯呢?如果說完全無關,好像也說不過去—因為「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是描述一種比較清冷的秋景,似乎暗示了所思念的女子,有一種「絕世而獨立」,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徵意味。所以,箇中關係難以明辨毫厘,但它已引發你的情緒,因此稱為「興」。但有時「比」「興」兩者很難分辨。以〈關雎〉為例,有朋友也許會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雎鳩,不知道雌雄雎鳩的感情如何地好,因此也無從由『關關雎鳩』聯想到君子、淑女。」如此一來,這與因「蒹葭蒼蒼」而想到伊人,有何分別?故此,詩中呈現得較為明顯的比喻才算作「比」,而「興」中未必沒有比喻的意味,但只在有無之間。「比」和「興」通常合稱「比興」,其因在此。

 

本文摘錄至《中學生經典選讀——詩經》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

望子成龍的迷思

中華書局

書摘

人類夢天

開明書店

書摘

世界衛生日——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

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