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道別——喪禮的意義

一位長生店的經營者,曾經向筆者談到他在職場生涯中的一些體驗:


喪禮展現了人生百態。過去中國傳統容許三妻四妾,曾經有位先人生前在外面包養了一位情婦,並生下了兩個小孩,他的家人在他死後才知道這件事情。情婦還帶了小孩到靈堂拜祭,場面令人非常尷尬,遇到了這種情況,便要考驗我們的應變能力。最記憶猶新的是在另一場喪禮上,有一名約三到四歲的小男孩,並不知道他的婆婆已去世,在靈堂上一直問家人婆婆在哪裏,看得令人傷感。當到達火葬場,靈柩經輸送帶進行火化時,小孩開始大哭,並大喊:「婆婆不見了!」大人們在喪禮上並沒有哭,但聽到小孩的說話後也不禁流淚,連我見到也感到傷心。事後,我拍一拍小孩的心口,對他說「婆婆在你心裏」,他也許不明白,但我也希望小孩可以心安。不但是大人,小孩也需要安撫,我們也希望他們的傷痛可以隨白事完滿結束而撫平。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在世的人與去世的人因死亡而分別,喪禮正是在世的人對去世的人的正式道別,也具有安撫死者家屬情緒的作用。對尚在人世的人而言,喪禮也是一個分別多年親友的聚合機會。人類學家認為喪禮起源於人對死者鬼魂的恐懼,由此產生祖先崇拜的信仰,在這種心理下,對死者遺體作一番處理,並有一套象徵悲慟的儀式,希望能幫助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中安息。在比較進步的文明裏,人們對「死後」有更深一層的哲學或宗教玄想,而各種不同的「死後」觀念,會藉着各式各樣的喪葬禮俗表現出來。 美國社會學家閩福(Jessica Mitford)認為研究喪葬習俗其中一件有趣的事情,是能夠為理解活人的風俗和社會提供啟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喪禮的意義不僅是道別,也是傳統價值觀與在世的人社會關係的反映。喪葬活動既是中國文化「孝」與「慎終追遠」思想的表現, 同時也具有彰顯死者親族的社會地位及保存死者「面子」的現實功能。美國人類學家華琛( James L.Watson)與歷史學家羅友枝(E.S. Rawski)指出,死亡儀式長久以來都是「對中國文化認同的定義至關重要」。楊慶堃教授指出,「葬禮儀式的理念就是使家庭成員重新認識家庭的作用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除了表達對死者的情感,幫助追悼者減輕情感衝擊的功能外,各種各樣的哀悼儀式同時也顯示了家庭成員的團結」。在傳統中國社會中,喪禮有人倫社會網絡的建構功能。通過喪禮程序的安排,展示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尊卑、親疏、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等社會關係,過去統治階層即藉着倡導以儒家為主導的葬禮模式,從而達到教化民眾的作用。當然,在今日的香港社會中,傳統華人信仰的式微與西方文化的傳入,使香港居民的殯儀文化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這個轉變的起因與過程,也是一種相當有意義的學術工作。


人類學家華琛把帝制晚期的中國喪葬儀式分為「喪葬儀式」(funerar y rites)和「處理儀式」(rites of disposal)兩部分:喪葬儀式包括從死亡的一刻開始,到將死者正式送離社區之間所進行的活動;處理儀式是指將屍體移離社區後的埋葬、火化或棺材儲存等處理程序。簡單來說,本書所謂的殯儀文化,是指人死後所進行的有關屍體整飾、哀悼、埋葬、祭奠等一系列活動,以表達對死者的悼念。本書的主旨即從社會史的角度,對近代香港的殯儀文化及其演變作一初步探索。


本文摘錄自《葬之以禮――香港殯儀文化初探》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

望子成龍的迷思

中華書局

書摘

人類夢天

開明書店

書摘

世界衛生日——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

中華書局

書摘

道別——喪禮的意義

一位長生店的經營者,曾經向筆者談到他在職場生涯中的一些體驗:


喪禮展現了人生百態。過去中國傳統容許三妻四妾,曾經有位先人生前在外面包養了一位情婦,並生下了兩個小孩,他的家人在他死後才知道這件事情。情婦還帶了小孩到靈堂拜祭,場面令人非常尷尬,遇到了這種情況,便要考驗我們的應變能力。最記憶猶新的是在另一場喪禮上,有一名約三到四歲的小男孩,並不知道他的婆婆已去世,在靈堂上一直問家人婆婆在哪裏,看得令人傷感。當到達火葬場,靈柩經輸送帶進行火化時,小孩開始大哭,並大喊:「婆婆不見了!」大人們在喪禮上並沒有哭,但聽到小孩的說話後也不禁流淚,連我見到也感到傷心。事後,我拍一拍小孩的心口,對他說「婆婆在你心裏」,他也許不明白,但我也希望小孩可以心安。不但是大人,小孩也需要安撫,我們也希望他們的傷痛可以隨白事完滿結束而撫平。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在世的人與去世的人因死亡而分別,喪禮正是在世的人對去世的人的正式道別,也具有安撫死者家屬情緒的作用。對尚在人世的人而言,喪禮也是一個分別多年親友的聚合機會。人類學家認為喪禮起源於人對死者鬼魂的恐懼,由此產生祖先崇拜的信仰,在這種心理下,對死者遺體作一番處理,並有一套象徵悲慟的儀式,希望能幫助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中安息。在比較進步的文明裏,人們對「死後」有更深一層的哲學或宗教玄想,而各種不同的「死後」觀念,會藉着各式各樣的喪葬禮俗表現出來。 美國社會學家閩福(Jessica Mitford)認為研究喪葬習俗其中一件有趣的事情,是能夠為理解活人的風俗和社會提供啟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喪禮的意義不僅是道別,也是傳統價值觀與在世的人社會關係的反映。喪葬活動既是中國文化「孝」與「慎終追遠」思想的表現, 同時也具有彰顯死者親族的社會地位及保存死者「面子」的現實功能。美國人類學家華琛( James L.Watson)與歷史學家羅友枝(E.S. Rawski)指出,死亡儀式長久以來都是「對中國文化認同的定義至關重要」。楊慶堃教授指出,「葬禮儀式的理念就是使家庭成員重新認識家庭的作用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除了表達對死者的情感,幫助追悼者減輕情感衝擊的功能外,各種各樣的哀悼儀式同時也顯示了家庭成員的團結」。在傳統中國社會中,喪禮有人倫社會網絡的建構功能。通過喪禮程序的安排,展示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尊卑、親疏、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等社會關係,過去統治階層即藉着倡導以儒家為主導的葬禮模式,從而達到教化民眾的作用。當然,在今日的香港社會中,傳統華人信仰的式微與西方文化的傳入,使香港居民的殯儀文化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這個轉變的起因與過程,也是一種相當有意義的學術工作。


人類學家華琛把帝制晚期的中國喪葬儀式分為「喪葬儀式」(funerar y rites)和「處理儀式」(rites of disposal)兩部分:喪葬儀式包括從死亡的一刻開始,到將死者正式送離社區之間所進行的活動;處理儀式是指將屍體移離社區後的埋葬、火化或棺材儲存等處理程序。簡單來說,本書所謂的殯儀文化,是指人死後所進行的有關屍體整飾、哀悼、埋葬、祭奠等一系列活動,以表達對死者的悼念。本書的主旨即從社會史的角度,對近代香港的殯儀文化及其演變作一初步探索。


本文摘錄自《葬之以禮――香港殯儀文化初探》


相關閱讀
更多

書摘

望子成龍的迷思

中華書局

書摘

人類夢天

開明書店

書摘

世界衛生日——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

中華書局